數學啟蒙:讓孩子感興趣比算數更重要
- 來源:愛和樂教育服務有限公司
- 點擊數:1679
- 發(fā)布日期:2016-11-07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基礎學科,是從我們認知開始就存在于我們身邊的學科。當孩子進入學校開始正式學習這門學科時,尤其是國內的小學,數學學習方面的節(jié)奏非???,如果孩子沒有進行過數學啟蒙,很容易出現厭惡情緒。 實際上數學是美好的、藝術的、邏輯的、充滿想象力的,有時候大人會把數學想象的很難很枯燥,但如果啟蒙適當,會讓孩子有足夠的時間享受數學帶來的樂趣,入學后也會對數學更加自信。 中科院長期從事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研究的羅靜博士曾說過:“所謂數學啟蒙,首先是讓孩子對數字感興趣,然后再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和邏輯理解能力。”所以,在孩子進入小學前,數學啟蒙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孩子對數學元素有一些基本的認識,并培養(yǎng)他們對數學的興趣,而絕對不是能口算多少道加減法和背熟乘法表。 數學是身邊的科學,只要你的孩子開始對數字產生興趣,進入數字敏感期,你就可以開始數學啟蒙了。一般表現為孩子喜歡看數字,開始喜歡數數。 數字敏感期開始的時間和很多因素相關,一方面是孩子有他自己內在的敏感期秩序,一方面受家長引導影響。如果在生活中家長常常會提到數字,比如吃飯時數數幾個人,給孩子多看和數字有關的書或卡片,數字敏感期也會來得更早一點。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數數 技能get√ 數數在數學啟蒙中是非常重要的過程,是掌握數序、建立數感的基礎。孩子從“唱數”到真正的數數這個過程表面上看上去差不多,但實際上有本質的區(qū)別。在心理學研究中,孩子學習數數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1 口頭數數階段 兒童多數都像背兒歌似的背誦數字,帶有順口溜的性質,有時還會出現脫漏數字或循環(huán)重復數字的現象。這時候,他們并沒有形成數詞與實物間的一一對應關系,也不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 按物點數階段 也就是一邊數數、一邊點物。起初,兒童的這兩個動作往往是不一致的,逐漸發(fā)展到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但是這一階段的兒童還不能說出總數。 3 說出總數階段 這時兒童能理解數到最后一個物體,它所對應的數詞就表示這一組物體的總數,也就是在數詞與物體的數量之間建立起聯系。一般來說,5歲左右的孩子,都能發(fā)展到這個階段。 也許孩子還不認識數字,但是并不影響孩子學習數數哦,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帶他們數起來了。比如吃零食時可以和孩子約好“今天吃3塊餅干”,然后帶著他數出3塊,還可以數臺階、數路邊的汽車、數桌子上幾本書等等。 完美進階,從數數到加減乘除 不用急著教孩子加減法,如果你覺得孩子的數數到位了,并對數字興趣很濃,可以開始嘗試。 我個人是比較反對讓孩子一開始就去背加法表乘法表的。在沒有理解的前提下即使能背熟那些也只不過是滿足了家長一時的虛榮感,不用這么著急,啟蒙階段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親近數字,培養(yǎng)對數字的感覺。 1 巧妙借用實物 如果要學習加法,先要用簡單的文字給孩子說原理,類似你有兩個蘋果,媽媽又給你了一個蘋果,現在你有幾個了?數字相對是比較抽象的,要多利用實物來表現加減法。 數積木 家里有樂高積木的話可以直接拿過來應用,一開始還是要用數數的方式來得出結論。 數手指 初期具體的計算方法就讓孩子掰手指頭好了。掰手指頭時,先讓孩子記著第一個數字,其實是應該記著大一點的那個數字,但孩子一開始可能會弄不清,所以就記住第一個數字,比如3+5,記住3,掰手指頭的時候就從4開始數5個數,數到第5個數字時得到的那個數就是結果了。 這個對孩子來說本質上還是數數,但是他心里需要記著自己已經數了幾個了。等到熟練一點了,可以教他記住較大的數字再數。